课程详情

{{ course.title }}

{{ moment(course.actStart).format('YYYY年MM月DD日 HH:mm') }}

{{ course.city }} {{ course.address }} 在线活动

 

 

  1. 

 

前几年很流行一句话: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谁不是在“认识自己”的道路上,磕磕绊绊地前行呢?

 

精神分析有一个分支,叫自体心理学(self psychology)。这个学科认为人的一生都在完善对自己的了解,所以如何形成一个完整的自我观是人类的核心。这个理论就定位在了解、扩展、发展self这个概念上。

 

学习自体心理学后,我最强烈的感受就是:

——好像很多道理都有了归宿。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了。

 

 

 

  2. 

 

比如,

 

 ·与雄心壮志有关的道理 · 

 

图片

图片

图片

 

自体心理学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夸大自体理想化自体,在发育良好的情况下,会分别对应发展出雄心理想

 

一个人能够被雄心所推动,被理想所吸引,相对来说一种比较好的状态。

 

如果你/你身边的人,受困于不切实际的雄心,或者失去“敢于理想”的能力,是能够在自体心理学里找到答案和解决之道的。

 

 


 

 

 ·与独立&依赖有关的道理· 

 

图片

图片

 

 

当你把与“独立&依赖”相关的道理,放到自体心理学(自体客体)的语境下去理解,你会对成熟有更宽阔的认知。

 

广义的自体客体,指的是能支持我们自体的他者,这是一种持续终生的需要。

 

在自体心理学看来,一个独立的人,不是不再需要他人,也不是盯着一个人极度地依赖,而是能够在不同的场合,自由地去选择什么人能够帮助我、代替我、执行我的功能、满足我的自我需要,这些人都叫自体客体。

 

这个自体客体可以是人、是物、是抽象概念,最初可能是父母,以后到了成人就可以由家庭、工作、朋友、文化、爱好、兴趣等等所替代。

 

这种寻找自体客体的能力,是成熟的标志。

 

 


 

 

 ·与爱自己有关的道理· 

 

图片

图片

 

如果你去搜“爱自己”,一定会出来不少教你如何做的小tips或者大道理。

 

自体心理学认为,健康的自恋是维持爱的基础,一个人只有爱自己,然后才能投射性地认为别人爱你,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是不可能有谁会爱你的。

 

虽然自体心理学建立之初,是为了治疗自恋型人格障碍,但它对自恋更本质的洞见,对所有人都有借鉴意义。

 

自恋发育得比较好的人,有以下五个特征:

 

1.具有创造力,如儿童般的想象力,相信理想会变成现实;

2.共情能力,由己推人,把别人的感受看成是自己的延伸;

3.接受人的局限性,一方面认为自己行,一方面也知道自己不行;

4.幽默感,知道这个世界不是自己想象的,于是会比较内敛,不会太张扬高调;

5.智慧,知道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能够接受很难接受的事实,但不会因此而颓废。

 

 


 

 

 ·与挫折有关的道理· 

 

图片

图片

 

“恰到好处的挫折”,应该是很多家长、教育者会很感兴趣的话题。

 

不过,如果你指望自体心理学告诉你“恰到好处的挫折”的标准,那很可能会失望。因为它其实是非常个性化的,不同人,不同情景下的“恰到好处”都是不同的。

 

所以自体心理学会教你共情:不是站在外面去理解ta,而是站在里面去理解ta,完完全全成为ta来理解ta。这个时候你会知道ta真正要的是什么,不是一味地去满足,而是做出对ta最有益的回应。

 

 

 

  3. 

 

以上所述之于自体心理学,不过是管中窥豹。

 

作为一个心理疗法,它显然是一门更为深邃辽阔的学问,创始人海因茨·科胡特,本身就是一个自体发育有缺陷的人

 

1.科胡特是奥地利人,在他出生不久后,他的父亲因为一战应征入伍,战争剥夺了他跟父亲的亲密感;更重要的是剥夺了他父亲的理想:战争彻底打破他父亲成为音乐家的梦想;最后奥地利又是战败国,战败也剥夺了他心中对父亲作为“英雄”的崇拜

 

2.科胡特是家中独子,家庭比较富裕,给他请了私教,所以他不像别的小孩去公立学校上学,因此他的社会化程度是比较差的。科胡特直到晚年仍然抱怨早年的儿童隔离使他成年后在人群中,人一多他就浑身不舒服。

 

3.我们知道童年创伤在青春期可以有弥补的机会,但他的青春期正赶上奥地利的纳粹化,他因为是犹太籍,遭到排挤,他的朋友也都不跟他来往。

 

童年的父亲梦想被剥夺、早年社会化受到隔离、青春期离开主流社会,都使得他的自体发育都有一定的缺陷,正是这种缺陷激起了他强烈的补偿愿望。这种补偿愿望使得他对自体和自恋这个主题孜孜不倦。

 

 

自体心理学是非常适合中国人的,因为当你把科胡特的经历放到这个时代的中国人身上,会发现非常有代表性:

 

①养育者经历过大型社会-文化创伤

过去几十年中国人所遭受的大大小小创伤不言而喻,南希·麦克威廉姆斯博士认为:在大型社会-文化创伤过后,病理性自恋/自卑的人群会急速扩大。

 

创伤打断了这些人正常自体发展,剥夺了他们完成潜能、获得自我价值的现实可能性。这些人养育下一代时,他们很难成为一个好的自体客体不说,他们的孩子可能要反过来做父母的自体客体。

 

他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驱迫孩子去完成自己当年的梦想,剥夺孩子自发的喜好和潜能,孩子被迫重复上一代的命运,无法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这是很多家庭的悲剧根源。

 

②独生子女

这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体。在成长过程中,几乎能获得整个家庭能给到的所有资源、所有的爱。因此有一部分人可能至始至终没有从原始的夸大、理想化状态中走出来。常见的言论和现象就是:“我爸是xxx”、“我有的是钱”、“我无所不能”......

 

这些人在感情中,可能是所谓的“情感吸血鬼”,是“剥削压榨”的那一方,ta没有办法给予,不是ta不愿意,是ta的情感实在太贫瘠了。

 

 

 

  4.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

学习自体心理学,可以增加你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内在活力:一种充分活着,而且潜能有望得以施展的感觉。

 

如果你是心理咨询师/精神分析师——

学习自体心理学,除了上述所说这个疗法适合中国的来访者外,还有2个很现实的理由:

 

  • 高治疗率、低脱落率

 

自体心理学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学派中最温暖的,站在来访者的立场,包容、贴近来访者的感受。在平等的对话环境中与来访者一起探索自我,疗愈自我,使咨询时间明显缩短。

 

高治疗率、低脱落率,对你的收入稳定是很有帮助的。

 

  • 当代最为强势的关系型精神分析和主体间精神分析,在方法学上都奠基于自体心理学

 

简单地说,我们都知道学习精神分析,一定要学弗洛伊德;而精神分析发展到当代,你想要做一个跟得上时代的精神分析师,做一个跟得上精神分析发展的治疗师,自体心理学是你必学的基础。

 

 

 

  5. 

 

图片

 

 

学习自体心理学,一位好的老师很重要。

 

李小龙可能是中国一线治疗师中,最低调的一位了。

低调,却从来都不会被忽略。

二十几年,坚持不断地接个案、做心理治疗。

 

他可能是中国“自体心理学”讲得最好的人。

他在市面上开课非常、非常少,而且每个班最多就30人左右。

 

他的课,即使要提前一年报名,依然一票难求

喜欢他的人,会连续数年满中国追着他上课;

你去问任何一个接触过他的人,无一不给出超高评价。

 

这次我们即将预售的,是2023年的90个名额,北京、上海、深圳三地,每地各30个名额,往年都是开售2分钟内售罄对于这种手慢无的课程,只能提前给你们加油,祝你们抢得到了。

 

以下是导师介绍、课纲、每个城市的上课时间:

 

 

【授课导师 李小龙】

 

图片

 

“国内最早一批精神分析大师”

 

中德一期学员,中国首批注册系统督导师

中德班、中美班中方教员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D-06-033)

 

“曾任武汉心理医院精神科主任”

 

武汉市心理医院门诊部、武汉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临床心理科

长期从事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以及教学、督导工作

 

 

 

【时间与地点】

 

 

每班仅30个席位,售完无补

 

 

· 上海 ·

 

2023年2月17、18、19日

2023年4月14、15、16日

 

 

 

 

观看直播